一碗拉面,由汤、面及配菜组成,作为庶民美食,元素简单,很难想象潜在的味蕾冲击,然而东京的“Japanese Soba Noodles茑”(Tsuta),不仅一直大排长龙,而且更夺得米其林一星,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?这次,身边有位T君,号称“回收胃”,觅食强迫症比我严重,清晨就拉着我去光顾。
当天周六,“茑”(Tsuta)在早上6:30开始发票,我们十分钟前到达,顺利拿到第一轮的红白色票,即11:00可以回去吃面。为免睡过头,干脆不回酒店,在书店硬熬,终于在11:20见到这碗传说中的拉面。
跟普通拉面店一样,进门即是卖票机,口味主要有酱油及盐,价格由850至1250日元,店主有良心,并未坐地起价。问店员它家招牌菜,他二话不说推荐叉烧鸡蛋酱油味。
酱油拉面,基本用到浓口、淡口(薄口)、溜(溜まり)、二次酿造(再仕込み)及白酱油五种类。“茑”(Tsuta)的汤底有三种混合,分别是和歌山県杉木桶熟成兩年的生扬酱油、长野県杉木桶熟成兩年的本酿造酱油,两者同属二次酿造,此外加上白酱油,再结合大量食材提取的出汁,以及意大利产的黑松露油和黑松露酱,是名副其实的日西合璧作品。
先喝一口汤,颜色较深但清透,甘醇发亮,酱油味渐渐渗出,说不清的细腻滋味。至于松露,现今不少厨师只顾高贵,不理味道七零八落,随意东刨西刨,古板的我看到就怕。万万没想到的是,这里的黑松露搭得绝妙,不但没有喧宾夺主,反而给予神秘丰盈之味,与酱油味道互通,余味不尽。
面条用四种本地小麦、蒙古天然碱水和鸡蛋自家制成,仔细一看,面条上有小麦碎屑。吃起来,劲道不错,充满麦香,清汤轻轻挂上,清幽雅致。
叉烧切得厚,虽然脂肪较少,可取是肉味丰腴,属于质感类型。半熟蛋呈现金黄色,筍条比一般的粗,味道都不错,但在主角的面和汤跟前,显得黯然失色。
T作为我的食物回收站,食量深不可测,一碗拉面当然意犹未尽,可惜限量供应,看他失望至极,我只好送上半只鸡蛋安慰之。
评分: | 在我的必吃清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拉面 |
米其林: | 一星(2016年) |
地址: | 东京都豊岛区巣鸭1-14-1 Plateau-Saka 1F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6年5月2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