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上次去纽约差不多有十年,这次重游,兴奋又紧张。最重要的环节,当然是预订餐厅,问了食饕推荐,再上网深入分析,综合起来,米其林三星的“Eleven Madison Park”最多人爱,便前往光顾。
餐厅坐落于一栋装饰艺术(Art Deco)大楼内,风格内外呼应,装潢的线条及图案简洁,加上天花板高,雅韵大气。
怕客人对食材过敏,国外餐厅尤其重视,服务生询问后便离去,那么菜单呢?不久,第一道菜直接呈上,是黑白双色的夹心饼,外形与味道同样可爱。切达干酪(Cheddar cheese)饼咸,苹果馅甜,交错的搭配,蕴含着和谐趣味。开场的惊喜,意味着一餐下来,会是非主流的味觉体验。
面前叠起的四个精致木盒,装有四种小点。比基托(Peekytoe)蟹及梭子鱼籽沙拉,还有脆苋菜红及干葱,用三色小萝卜片盛着吃,说不出的质感层次,大厨Daniel Humm找到的融接点,不禁令人惊叹。其余的蚕豆炸饼、羊肚菌黑麦夹心脆饼,以及牡蛎配鱼子酱和法式酸奶(Crème fraîche),也很出色。
美国早餐代表之一,少不了班尼迪克蛋(Eggs benedict)。Humm颠覆传统,用腌制鹌鹑蛋、火腿、玉米泥、荷兰汁(Hollandaise sauce),还有一大坨鱼子酱,配以迷你英式马芬,是我尝过最有创意的“早餐”。一吃,味蕾像坐过山车脱轨,起初振奋,接着被酱汁的酸度抛高,最后紊乱,无可适从。
吃完早餐,去游花园,铺满豌豆叶及小花,透出下面用葡萄柚及豌豆腌制的鲽鱼。不过,视觉上清新,底下的豌豆及果冻却霸道得很,令味觉却又再次回荡。到了黄油煮龙虾,才终于返回轨道,火候精准,配上萝卜调味汁,清雅中显平衡。
忽然回到18世纪的法国,侍者拿出一个胀蓬蓬的猪膀胱,把芦笋封在里面隔汤慢煮。这种古代的真空低温烹调叫en vessie,最后剪开膀胱,芦笋配以黑松露猪肉汁及土豆泥上桌,说实话,味道被古意抢尽风头。
吃鸭肉前先喝鸭汤,味道浓得透不过气,还以为是酱汁呢。不过,干式熟成鸭胸,用蜜糖、薰衣草、香菜籽、花椒及孜然提味,还是不错。
甜品有趣,大黄-酢浆草-法式酸奶,配上流沙包及菠萝包的混合,流出浓厚的卡蒙贝尔奶酪(Camembert cheese),我连吃三个。火山冰激凌,勾起儿时回忆,真是快乐。四排巧克力,分别是牛、水牛、羊及山羊奶做成,要在游戏卡上猜出对应,玩得不亦乐乎。最后,是美国人最爱的蝴蝶脆饼(Pretzel),不含麸质,时尚美食趋势也。
过山车到站,尽管过程起起伏伏,可是感觉奇妙。带着小礼物回家,原来是菜单及格兰诺拉麦片(Granola),又回味起各种新奇刺激的体验。
评分: | 想起来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现代料理 |
米其林: | 三星(2016年) |
网页: | www.elevenmadisonpark.com |
地址: | 11 Madison Ave., New York 10010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6年6月25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