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坚持与固执只有一线之隔,最重要是把握好尺度,所以一直觉得都是优点,尤其当我将觅食强迫症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,否则不知错过多少令人回味的一刻。这次病发于曼谷的“Nahm”,多年登上“亚洲50最佳餐厅”也不敢光顾,只怪被周边食友的吐糟吓怕,可是,最终还是敌不过好奇心,挂个勇字挑战味蕾。
既然决定要亲身验证,我就豁出去了,索性点了16道菜的尝味菜单。要了解料理,先要知道主厨背景,澳洲人David Thompson,被堪称泰国菜专家,甚至有人认为他比当地人更懂泰国菜。他收集钻研超过600本泰国古老食谱,参透泰国料理传统,遵循古法理念,再以现代手法诠释,呈现与历史交汇的复兴作品。
体验时,不期然想起英国“The Fat Duck”及“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”的主理人Heston Blumenthal,以推陈创新的手法,翻新烹调英国古菜谱,味道难得的在创意精神与脱俗品味中取得平衡。说到底,饮食文化跟随时代变迁,我们的口味改变,食材因生长环境影响自然之味,烹调器具进步,就算依循古董食谱,亦无法完全复制,何况久远的味道也不一定适合现代人。
光顾当晚,不知道是价格还是味道原因,只有一桌泰国客,这种氛围,好比香港的游客景点“珍宝海鲜坊”。说回料理,不管是传统或现代,背后有多少故事支撑,看着多精致,能欺骗眼睛,却骗不了味蕾。尝起来,咸就很咸、甜就很甜,一刀切,又狠又重,反而是酸、辣、苦被淡化,味觉之间亦少见联系,总之一路忽高忽低,迷失于新旧时空,觅不了方向。
开胃小点,将蒜头、芫荽及白胡椒压成酱炒,有椰糖和鱼露调味,拌入猪、雞及虾肉末、花生、脆蒜、干葱头,放在菠萝片上,概念来自传统小吃Ma Hor,开场平稳扎实。单点菜单上的4种点心全部到齐,蟹肉椰子威化卷和蒸扇贝红咖喱配泰国罗勒不过不失,可怕的是蛋网包虾-杏仁-泰国柠檬(Kaffir lime),居然像洗洁精味、槟榔叶盛着猪肉和龙虾,更是一味狠咸。
帝王魚-柚子-香茅-青柠沙拉,组合正常不过,没想到酸、咸、甜在舌尖上分离,感觉莫名其妙。汤品有两种,烤鸽子蟹西米汤,用两个字去形容,仍是死咸。河虾蘑菇酸辣汤,照咸,好在后劲中透出的酸辣,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。
清迈辣椒河虾蘸酱,灵感来自经典的Nam Prik Num,又辣又咸又甜,滋味层次多变,茄子有股烟熏味,深沉诱人,拿炸猪皮蘸着吃,或用来拌饭,非常开胃。以为从此走上正道,没想到跟着的炒辣椒蒜头虎虾配炸干葱,酱汁甜得像糖水,又打回原形。
泰国南部的香咖喱鸡(Geng Gari Gai),参考的菜谱追溯至120年前,特点是异常复杂的烹调法,比如辣椒及咖喱酱要分开煮制,还有雞肉用鱼露腌泡后加入咖喱酱再腌几小时等等。本来椰浆奶味浓稠,透不出香料灵气,多得里面的腌渍黄瓜,起了日本咖喱福神渍的作用,不但增加爽脆口感,更减低浓醇厚重,成功令味觉复活,当晚吃得最多。
两种地道的芒果菜,青芒果,配辣椒、盐及糖的沾粉,还有黄芒果椰汁糯米饭,我去泰国必吃,可惜后者的芒果不够鮮甜多汁,糯米饭不够软绵粘韧。我平时见到就买的Khanom Bueang,是泰国传统小吃,像个墨西哥饼卷Taco。脆壳里有甜或咸的馅料,“Nahm”的包着煮柿子、鸭蛋黄丝及蛋白霜,在曼谷随意可以找到更好吃的。
“Nahm”获得如此荣誉,我并不觉得是评委不懂泰国菜,反而是认知太高被困在局中,而忽略了舌尖上最基本的需求——美味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扯,犹如所有艺术创作,灵感与历史的交流需要时间沉淀、累积及过滤,Thompson明显是投入太深,爱到走火入魔,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方式演绎,又有多少人能看得穿呢?
评分: | 倒霉,下次再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泰国菜 |
地址: | 27 S Sathorn Rd, Khwaeng Thung Maha Mek, Khet Sathon, Krung Thep Maha Nakhon 10120, Thailand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7年4月17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