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导演陈晓卿认为“美食是扫街扫出来”的,一个城市的美食承载着历史文化,要洞窥固中内涵,最直接是走过大街小巷,探索平民餐桌上的特色。香港上环有家街坊小店,以猪排闻名,不是大排长龙,便是明天请早,说的正是有三十多年历史的“科记咖啡餐厅”。
我一般避过中午时段光顾,不过晚一点去,尤其是周六,招牌菜有可能沽清,吃不吃得到要看运气。这天周五大概下午2:30到达,刚刚有食客离开不用等位,跟老板卢耀寰同桌,他吃着炒米粉,卢太称他为“董事长”,原来他曾是中医,挂在墙壁的餐厅油画,便是医好病人收到的感谢礼。
金牌猪排饭最多人点,但其实除了挂在墙上的各种菜单,还有不少隐藏组合,比如芽菜猪排饭、咖喱或沙嗲汁猪排饭、番茄洋葱猪排饭,还有我最喜欢的猪排洋葱时菜炒米粉。总之食客可以用逻辑自由配搭,就算多多要求,卢太也不会臭脸,还会给意见呢。
炒米粉看似简单,但其实好吃有秘诀,做得好并不容易,一不小心又糊又碎,状甚恐怖。“科记“的炒得够干身,爽口细致,盘底不算多油,最重要是有“锅气”,锅底微焦的米粉又香又脆,吸尽酱汁精华。不少茶餐厅用松肉粉令猪排变得柔软,这里则不同,保留肉味与质感,吃得出是用人手捶,秘制腌汁入味,鮮咸带甜,滋味独特,加上洋葱香甜及时菜健康,令人时不时有再访的冲动。
猪排加芽菜,铺得满满,淋上猪排酱汁,完全看不到白饭,盘里藏有一块带骨的,尤其美味。跟炒米粉的猪排比,切的较宽,质感跟饭更配,尽是家庭式的一丝不苟,简单好吃。
即使有了排队的心理准备,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:
1. 地方浅窄,经常有“搭台”情况,即跟陌生人同桌吃饭;
2. 大热天时也只得天花板上的吊风扇;
3. 洁癖食友请自备纸巾或湿纸巾;
4. 地道的茶餐厅式服务,即没什么服务;
5. 食物随意堆上,完全没有美感;
6. 不能刷卡,不接受1000元纸币。
如果意犹未尽,可以点一客咖喱牛肉洋葱三明治,记得要“烘底”,即烘烤至香脆,也值得尝尝。
评分: | 想起来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地道美食 |
地址: | 上环荷李活道200号J-K铺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7年6月2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