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的“天ぷら 松”(Tempura Matsu),店名打正旗号卖天妇罗,却没想到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将会席料理融入天妇罗元素,幻化出精致多变的成品。原来,最早店主松野俊一确确实实是做传统天妇罗,后来儿子松野俊雄去东京的“Beige Alain Ducasse”习练,开阔了厨艺视野,将日料的精髓揉合,创出归根传统,又充满新鲜感的味觉旅程。
这天中午光顾,套餐分别有1万及1.5万日元,我选了后者,总共12道菜不乏贵价食材,比如鱼子酱、黑松露及大腹等等,没多少天妇罗菜式,家庭式的服务窝心周到。尽管配搭创新,演绎却不会跳脱得不伦不类,以老老实实的日本手法,凸显食材真味,在细节里曲折回环,绽放出连接古今的滋味。
第一道菜充满戏剧性,厨师呈上热石碗,先扔进荧光鱿鱼,沙沙作响,犹如充气球般胀起爆开,化出汁液后放入白粥,拌一下,热力将水蒸发,做出像意大利烩饭的质感。可想而知,每口都是浓缩精华,不用刻意调味,只用姜去腥,舌尖仿佛拥抱大海。
不少天妇罗师傅打开沙梭魚身炸,这里则叠起以增加层次,面衣的脆感很有个性,肉质细致,巧妙地搭上乌鱼子,自家制新鲜柔软,在一浓一淡间,在对比中求得和谐。配角有炸魚背骨,吃着酥化,还有时蔬天妇罗,摆盘与组合颇有西方色彩。
刺身有两种,分别是甘鲷及熟成4天的乌贼,搭配的炸甘鲷堆上鱼子酱,一幅海洋拼图砌得栩栩如生。喉黑鱼三分熟,蘸酱油或盐,只在鱼皮面炭烤,效果焦脆,布满油脂,一下子把柔滑的鱼肉比下去。
遇上樱花虾的季节,拿新鲜的配昆布做汤,杮子色,香气浓得像虾膏,口感却轻柔顺滑,鲜甜得难以形容,厨师强调没有加奶油或砂糖,真是难以置信。装在200岁的漆碗,还有大根变身口腔清新剂,令每一口都尝到虾的精髓。
两层小竹笼,装着两种饭品。酱油漬大腹,淋上芝麻酱,本来两种厚重烈焰冲天,多得底下的莲藕蒸饭,将滋味逆向清幽。山椒章鱼饭,相比之下,四平八稳。
一堆马粪海胆,加上扇贝,鲜甜与腐皮(Yuba)的幼滑奶感融合,海洋滋味瞬间变得煽情。明虾的面衣透薄,酥脆轻盈,伴点蛋汁及酱油刚好,黑松露的香气逼人,瞬间盖过对方风头。
连续两道天妇罗料理,用混合沙拉油及玉米油炸,穿梭两个油锅。魩仔鱼饼有威化感、洋葱甘甜多汁,蜂斗菜是春天野菜,打开炸,苦涩味诱人,挤几滴酢橘减腻。
冰镇冷面最后吃,用透明的四方冰碗盛着,有山葵叶装饰。自家制的梅子乌冬弹牙,沾面的山药酱汁慢慢被融冰稀释,变成梅子冻汤,清凉透心,消暑解腻。
甜品是我最喜欢的蕨餅(Warabi mochi),像海冰般在碗里浮游,配黑蜜及黄豆粉,真是满足。再来焙番茶(Hoji bancha)冰淇淋,味道内敛甘醇,不会太甜,清新化腻。
虽然料理极佳,可是最难得是一家人快快乐乐经营,逃过家族事业的魔咒——纠纷及分裂。两代人突破沟通,展现默契,互信互动,料理手法在传承与并轨中取得平衡,新和旧的交替,激出的火花,超乎想象。
评分: | 在我的必吃清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天妇罗 / 会席料理 |
地址: |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梅津大縄场町21-26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7年5月1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