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吃寿司,偶然在传统店会遇见臭脸大叔。想起来,店里鸦雀无声,几乎连自己心跳都能听到,不管严肃背后的成品有多震撼,体验总是令人透不过气,甚至有种距离感。不过,随着时代不同,客人逐渐追随轻松气氛,花了钱还诸多避忌,何苦来哉。
东京有家“海味”(Umi),1986年生的店主中村龙次郎,挂着一休和尚的机灵模样,以表演形式做寿司,一路表情搞怪,动作浮夸,爆笑得像看栋笃笑。尽管他专注传递心灵上的欢愉多于舌尖上的快乐,可是在师父长野充靖辞世后接手,难得不负重望,继续将米其林两星贴上金漆招牌。
这晚我一个人去吃饭,用餐足足3.5小时,有30道酒肴及寿司轮流出场,若不是中村师傅以笑料消解郁闷,我早就被睡魔支配了。
一开始有小柱配海苔、中腹寿司、河豚皮跟刺身、鲭鱼刺身,以及竹荚鱼(Aji)寿司,没想到师傅的古怪行为层出不穷,比如皱起额头看着我们,双手交叉胸前拿着4只大虾,之后又含情脉脉凝望着鱼鲜。总之弄得我这种一心无法二用的人,转移了舌尖上的专注力,一下子中了声东击西之计。
接着有清柳(Aoyagi)刺身、煮穴子莲藕、帆立贝刺身、香箱蟹白子寿司、牡丹虾刺身、虾蛄、鲑鱼子饭、巴鲣(Yaito Katsuo)及迷鲣(Mayoi Katsuo)、乌贼配肝酱、乌鱼子及烤喜知次等等 —— 本来打算全神贯注,一心瞧这师傅的握捏手艺,没预料到11道菜里只有一贯寿司,被10道普普通通的酒肴狠狠塞饱。
等到第十七道菜,正所谓丑妇终需见家翁,连续呈上6贯寿司,分别是墨乌贼(Sumi Ika)、沙钻鱼(Kisu)、九绘(Kue)、喉黑(Nodoguro)、漬赤身和大腹。捏寿司讲求流畅,中村师傅故意断断续续,在平时较为少见的“横返”(Yokogaeshi)握法中,加上功夫姿势及连环单眼,纯粹为求即兴,实在独树一格。好玩是好玩,可惜寿司入口过于分离,上下不揪不睬,赤醋饭配白身还不错,可是酸味太过,跟赤身撞到失衡。
吃过煮鮟鱇鱼肝之后,又继续上了7贯寿司,有小肌(Kohada)、马粪海胆、明虾、赤贝、赤贝裙边、穴子及玉子,实在吃不出明堂。既然取悦不了味蕾,我故意让它分心,全情投入于搞笑演出。有时候,吃吃喝喝,但求一时快乐,何必太过认真呢?
评分: | 倒霉,下次再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寿司 |
米其林: | 两星(2017年) |
网页: | http://sushi-umi.co.jp |
地址: | 东京都港区南青山3-2-8 三南ビル1F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6年11月14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