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有过去,无论你开心也好,伤心也罢,在心底里是轻是重,只有经历才让人成长,为现在和将来作好准备。人人都逃不开命运的枷锁,墨西哥名厨Eduardo Garcíagen更甚,自5岁开始童工生涯,没有上学的机会,下过田、卖过毒、坐过牢、两次遭美国遣返。从洗碗到踏入《拉丁美洲50最佳餐厅》第4位的“Pujol”厨房,你更料不到他现今拥有3家餐厅,其中的“Máximo Bistrot”入选同榜第39名,人生经历可谓丰富至极。
在美国长大的Eduardo,演绎的法式墨西哥料理,反映了多元的熔炉文化(Melting Pot),以法国与墨西哥烹调手法为基础,结合当地与异国食材,创造格守传统精髓,又打破边界的味道。他的菜品,没有标签性的定位,配搭随心所欲,却不失心思细密,在简约与复杂之间游刃有余,坦率里透出高雅,呈现出复杂中的纯粹。
墨西哥人的玉米脆饼(Tostada),传统配料有豆子泥、鳄梨酱、肉类或海鲜、鲜奶酪及莎莎酱(Salsa)等等。这里的翻新版本,搭上岩蟹(Stone crab)、鳄梨酱、莳萝及焦莎莎酱(Salsa tatemada),玉米香味浓厚,各种元素对照参差,层次丰富得耐人寻味,也让人再三回味。
酸橘汁腌章鱼,特别之处,是将腌汁做成清汤效果,味道像酸爽的番茄凉汤(Gazpacho),在不破坏食材本味的前提下,加入洋葱、青瓜、辣椒、薄荷叶及鳄梨酱。这种自然直白的味道,不需矫饰做作,却每口铿锵有力。
说到鸡肝芭菲(Parfait),鸡肝固然是重点,但少不了酒、香料及香草融合的趣味。大厨Eduardo颠覆传统,以苹果姜酱和番薯枣泥,搭配这浓厚之味,让复杂层次的香甜,带出不一样的轻柔可爱,既有深度,也有广度。
墨西哥鳄梨酱(Guacamole)誉满天下,“Máximo Bistrot”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。蘸酱厚实顺滑,铺上鲑鱼子及小萝卜,前者的咸鲜成了天然调味,在嘴里爆开后融入酱里,而后者令总体增添清爽,千万不要少看简约中的潜在力量。
两道主菜,卖的依然是堆叠的层次,元素间互相衬托,营造变化中的平衡,延续彼此的生命力 —— 石首鱼(Totoaba),属于濒危鱼类,其鱼鳔最为值钱,鱼味香浓,质感让我想起潮州冻乌头,配上复杂沉香的青混酱(Green mole),增加刺激,还有茄子泥及墨西哥香料沙拉作舒缓;宝仙尼菌(Porcini)烩饭(Risotto),撒有黑松露及夏威夷果,奇妙的是,每一口都荡漾着转折,惊喜的细节最引人入胜。
甜品是白柿(White sapote),佐以草莓及橙子冰沙。从组合看不出来头,没想轮流溢出果香跟花香,滋味细致优雅,令人犹如呼吸着盛开的花朵,是不一样的清新自然。
“Máximo Bistrot”的料理,是Eduardo的人生缩影。他的灵感来自生活际遇、观察思考,还有情感抒发,在盘中实践真实与幻想撞击的创作,赋予食材新的生命力,留下空间让人思考回味。
评分: | 在我的必吃清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现代料理 / 墨西哥菜 |
网页: | www.maximobistrot.com.mx |
地址: | Calle Tonalá 133, Roma Norte, 06700 Cuauhtemoc, CDMX, Mexico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7年6月2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