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向来有”美食天堂”的美誉,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、地理环境的优势,还有大家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,从大江南北菜式,到世界各国料理,都应有尽有。不过,要是说到跳脱范本滋味,技巧追得上创意,又有逻辑支撑,真是少之又少。其中有藏身于中环小巷里的”Neighborhood”,今年登上《亚洲50最佳餐厅》第32位,老板兼主厨David Lai,永远一身白T恤造型,谁想到沉实的背后,其实是食坛的异类,独特的手法,无法用标签归类。
在”Neighborhood”吃下的,是David的世界视野,坚守的匠心精神。他是本土香港人,在美国大学毕业后,曾于三藩市”Masa’s Wine Bar & Kitchen”及”Ritz Carlton”的星级厨房习练,之后回流负责”Spoon by Alain Ducasse”的开店。擅于运用西方烹调方法,融入法式元素,严选本地与异国食材,从周游列国吸取的灵感,创作极具个人风格之余,亦绎出纯粹的自然韵味。要知道,故意矫情做作反而简单,要将食材真味流露,元素间洒脱自在,谈何容易?
餐厅的鱼鲜,由老板亲自采购,讲究程度近乎苛刻,找不到心头好就不上桌,顾客吃到好东西要讲缘分。这晚真走运,遇上约70斤的印尼深海野生龙趸,属于罕见之物,在海里吸收天然养分,运动量多,自然比吃鱼粮的养殖货鲜美结实。平时在香港的养殖龙趸,大多来自马来西亚,台湾的也不少。当然野生的质量较佳,几乎整条龙趸都可以食用,最矜贵有鱼扣(鱼胃)、鱼翅及鱼唇等等,家母时常买的鱼腩,做焖扣最为美味。龙趸骨也值钱,话说用来煲汤有美颜作用,不过鲜味比鲩鱼骨逊色。
侍者送上龙趸面珠到鱼鲛的部位,全是晶莹闪亮的胶质鱼皮,夹起来微微震动,入口弹滑粘糯。顺应食材特性,搭上加了黄酒的黄油酱汁,浓郁的香气不但不掩鱼鲜,更延伸出不同维度,点缀的红椒粉稍微刺激,也能去腥。
每次都预定的烤鸡肉鸡什羊肚菌饭,用上本地新界走地鸡,皮脂清香,肉质结实,配搭的黄色米饭,以鸡油和香料入味,渗透鸡的鲜美,淋上黄酒酱汁,简直是香上加香。盘底埋藏着精髓,鸡肝及鸡心不能错过,还有吸尽精华的饭焦,总是被我挖得干干净净。
一浓一淡的海鲜前菜,针对食材特性,搭配合适烹调──炸北海道萤乌贼,一咬爆浆,挤出浓香甘腴的内脏,简单的用盐、柠檬汁及红椒粉调味,就够;本地的西葫芦花,包着北海道扇贝,结合海与地的清新,火候完美,番茄橄榄汁的酸爽,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有两道菜式,虽然听起来古怪,可是味道让人另眼相看。咖喱鸽蛋,吃着让我想起港人最爱的咖喱鱼蛋,先煮后烤的鸽蛋,又嫩又弹,充满水凝感,趣味在于脆脆的培根碎,还有辛香的咖喱,令复杂的层次在舌尖翻滚。煮牛肚软嫩得来保留咬感,帕尔马干酪搭番茄酱汁,营造的对比,在清爽与浓香之间取得平衡。
收尾是巧克力蛋糕,香滑的口感像慕斯,送进口中随它慢慢融化,溢出70%可可的醇厚香浓,淡淡苦涩和果香,不觉甜腻,多吃也不觉负担。
若是在餐厅见到这位穿白T恤的David,不妨主动跟他搭讪,或许能够吃上用来应付熟客的隐藏菜式。我一直再三回味的鸭肝牛舌酱,不知道他何时帮我梦想成真?
评分: | 在我的必吃清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现代料理 |
网页: | www.facebook.com/neighborhoodhk/ |
地址: | G/F, 61-63 Hollywood Road, Soho, Central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8年4月7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