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回到上海第一件事,就是找生煎包吃,「东泰祥生煎馆」的重庆北路店,24小时营业,夜猫或者晚班机乘客去最适合。
上海人叫生煎包做「生煎馒头」,传统分「清水」及「混水」,前者用全发酵的面团,不加肉皮冻,汤汁靠搅打鲜肉自然形成,折痕向上,记得以前在锦江饭店里的「老夜上海」做得特别出色。后者则是「东泰祥生煎馆」的做法,面团半发酵,加适量皮冻,收口向下。还有一类属于新派的爆浆生煎,代表者是香港游客务必签到的一家连锁店。这种面团不发酵,肉质不行,更要加入大量皮冻营造烟花般的喷汁效果,腻得像炸多过煎,我认为不如改名为油炸汤包好了。
吃生煎,当然要选人流高峰时段,新鲜出炉的特别好吃,中午的话,我喜欢光顾「东泰祥生煎馆」的陕西南路店。没想到当晚9:30的生煎包也不错,尽管没有热腾腾,可是保存着微温,咬破薄皮,肉馅紧实,渗出鲜咸的微汤,收口处烘煎得酥脆,内里还保留着一点半发酵的松软,在人流稀少的时间已属不易。
开洋葱油拌面,面条筋道,葱油够香,不咸不腻,起码好过大多数香港的上海菜馆。貌似简单的一道菜,其实葱油要熬出葱香费时费力,也要有技巧,炉火太大会干焦苦涩,用错油亦会盖过葱香,若是心急拿去炸更是完蛋了。
正当春天荠菜的季节,当然不可以错过荠菜大馄饨。香港人不一定知道荠菜,其实是一种野菜,香气独特,因为纤维丰富,所以令馄饨多了一份爽脆咬感。我试过在家里包馄饨,馅料放得太多又捏得太紧,出来不但结实不透气,而且有些爆开,难吃得要命,简直失败。「东泰祥生煎馆」的当然不同,只是嫌少了点荠菜的野香,那是因为当今都是人工种植了。
有时候,长途跋涉去造访星星餐厅,不说机票、酒店、时间及卡路里的配额,单是一顿饭付上过千块还要踩雷,已够被气得七窍生烟。还是这家好,三道菜,埋单37人民币,捧腹离开时开心又满足。
评分: | 想起来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地道小吃 |
地址: | 重庆北路188号(近大沽路)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9年5月30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