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料理,我对「改良」一词很敏感,最怕改到偷工减料,以次充好。对我来说,所谓「改良」的重点,是改进后达到优良,否则宁愿原地踏步,也别走上倒退的不归路。这次去上海,当地美食作家老波头约我去「遇外滩」吃改良福建菜,我本来心里有点抗拒,不过,他之前介绍的「梅龙镇酒家」、「甬府」、「邓记」及「福和慧」,统统都合我心意,果然此行又是要在掌声中道谢。
当晚真走运,正好餐饮总监吴嵘师傅从厦门飞来,就连其师父、闽菜泰斗兼国宝级烹饪大师童辉星老先生也大驾光临。「遇外滩」的总厨陈志评则是他们的徒子徒孙,难得老中青三代同堂。常言道不要以貌取人,90后的陈大厨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鲜肉,不要以为他靠卖萌为生,其实经验老到,功夫了得。
夏日餐桌,以沁凉开胃作为开场最合适 —— 话梅芭乐,即番石榴,清爽酸甜将味蕾大开;厦门土笋冻,不懂的会被菜名误导,因为绝无蔬菜的笋,入菜的是厦门沙滩的可口革囊星虫,以其原胶质煮后凝固成凍,味道鲜甜嫩弹,配上芥末和萝卜,绝不恐怖,反而刺激又爽口。
福建五香卷,是当地传统小吃,陈师傅将之推成创新,以腐皮代替猪网油,裹着五花肉及马蹄等馅料。入口外酥里嫩,散发五香粉及厦门甜辣酱的香气,不费吹灰之力地将街头美食搬上华丽餐桌。
吃过香煎台海午鱼,便上福建福州的名菜佛跳墙,烹调需要好几天。极致的佛跳墙,汤汁一定要饱满,稀得像清汤就错了。这里的汤底,用老鸡、正番鸭、猪蹄、精肉及骨头等等,熬完10多个小时后弃之。水和五年花雕酒的比例是1:1,两百斤的料,出来只有100斤的汤,跟「厉家菜」的厉晓麟师傅一样,绝不粗制滥造去勾芡。
面前的佛跳墙,有辽参、婆参、花胶、干鲍鱼、干贝及鸽蛋,看起来清雅,喝下去才知深不见底,甘醇的变化在舌尖上翻滚,粘嘴得来不死厚,滑润通透。花雕酒很重要,必须像陈师傅那样下得刚好,保留酒香又不能带酸,难怪诗道,「酝启荤香飘十里,佛闻弃禅跳墙来。」
厦门的野生红蟳,搭上贵州的糯米,做成红蟳蒸米糕,尽管红蟳很鲜,可是糯米饭才是主角。多得后厨年轻力壮,因为美味的秘密在于借鉴粤菜生炒糯米饭的特点,将糯米生炒40分钟再拿去蒸,少点臂力都不行。嚼着清新Q弹,不干不湿,总之口感好得难以形容,还有在咸鲜中透出阵阵荷叶清香,堪称一绝!
吴师傅又将福建传统名菜醋肉改良,保留酸甜特色,利用意大利黑醋的沉香及黑毛猪的特性,一下子身价百倍。五花肉用地瓜粉炸,酥松得像注满口气,没有一丝肥腻感之余,更锁住肉汁与嫩弹口感,油脂跟酸甜的香气,由内而外渗透出来,我一粒接一粒停不了嘴。
葱头油肉汁焗荔浦芋头,好吃得要尖叫!吴师傅解释,做法接近红烧肉,芋头以小火煮40-50分钟,不能动,否则会烂掉。入口,舌尖轻轻一碰便化开,溢出甜甜的咸鲜,说到幕后功臣,少不了红葱头和肥肉提炼的猪油。
招牌闽南卤面,是一碗装满甘醇浓郁的海鲜精华。汤底的秘诀,是先在锅里将打碎的海虾炒至差不多熟,然后下猪肉骨头汤去煮,最后放生面焖煮。面条吸尽鲜美,还有白菜的清甜作平衡,值得拍烂手掌!
结尾的蜂蜜石花冻,这种用海石花加水煮溶成胶的甜品,有点像大菜糕的口感,消暑清甜,让味蕾回归自然。
离开前,当然是跟童辉星老先生、吴嵘师傅及陈志评大厨,老中青三代咔嚓合影一张。带着小粉丝的心情,欣喜若狂地回家后,不忘给老波头发个短信,高呼「猪油帮帮主万岁!」
评分: | 在我的必吃清单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福建菜 |
地址: | 中山东二路600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南区三层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19年6月3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