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不起到底有多少年没有连续五个月待在老家,虽然恨不得疫情快点过去,可是也感恩它让我接触了慢生活 ── 从每天像疯子般追赶着虚构的死线到空闲带来的反思,换个步伐去用餐、阅读、看电视、运动,甚至是呼吸,寻找以前忽略掉的种种,体会到生活和停顿中的美好,不再编借口说挤不出时间学新东西。你会发现,原来危机变成转机只需要决心和动力,说得大一点,心态决定一切。
既然香港政府继续延长食肆下午6点后不准堂食的规定,我继续下午两三点到外面觅食,一来避开人流,二来将午餐和晚餐一并吃掉。西营盘有家料理小酒馆「Bâtard」,隐藏在洋酒专卖店「The Fine Wine Experience」里面,好玩之处是餐厅的酒单以零售价出售,风格围绕着葡萄酒的疗愈系料理,慢吃慢喝给味蕾恢复被速食催眠的味觉。
头盘是冷天使细面条配鱼子酱和盐昆布,最适合闷热的天气。「Kaviari」的晶钻鱼子酱选得好,不像有些坊间的咸得粗鲁或有泥腥味,若是以白鲟(Paddlefish)鱼子冒充的更是罪孽了!吃下面条保留嚼劲,微微酸度带出清爽,更平衡了鱼子酱的咸气,加上紫苏花的独有芬芳,本来要竖起大拇指赞好,然而松露油下得狠。要解决人工化的单调气味,来一口葡萄酒就好,尤其是当天的1990 Domaine Jean Tardy Nuits St Georges 1er Cru Les Boudots。
连续两道海鲜。先来小鱿鱼配柠檬汁和欧芹,入口爽嫩并散发微辣的刺激,就差食材涌出的鲜美。再来火候一流的煎多佛鳎鱼(Dover Sole),挤点柠檬汁淡化澎湃的黄油的香气,让气质优雅的勃艮第葡萄酒显得格外随和。
自从「Belon」主厨Daniel Calvert的烤鸡成为餐厅的招牌菜后,香港不少高级餐厅相继跟风,可惜统统都是鞭长莫及,问题在于几个关键点,包括肉质要鲜嫩多汁、皮要脆或爽、风味要自成一格,还有词汇量贫乏时说的「鸡有鸡味」。「Bâtard」用上本地黄油鸡,用黄油、盐及香料腌制一天,烤上一个半小时,制作担得起皮脆肉嫩的老土说法,最让人起劲是伴着喷香的鸡油饭吃,相信佐以类似姜葱油的蘸酱会令味道更为完整。
尽管「Bâtard」的料理有调整的空间,可是葡萄酒的卖大包价格实在吸引,气氛轻松浪漫亦可圈可点。总之,要吃一顿带有醉意、心灵满足又捧腹离开的大餐,这处是值得试试的地方。
最后,记得不要让疫情瘫痪生活,换个思路充实自己,在这里为大家送上自己在学习及锻炼的东西供参考,比方阅读、烹饪、养生、种植、瑜伽、健身、语言、参加外国大学的线上课程、在「Master Class」的平台上吸收新知识,以及在Twitter、Instagram和Facebook等等社交网络上自娱,最重要是多问候身边的家人朋友,时间眨眼就过,绝不会有闷场,相信我吧!
评分: | 想起来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风格: | 现代料理 / 酒吧 |
网页: | https://batardhk.com/ |
地址: | 西环西营盘干诺道西165-166号伟景阁地下E1-E2号铺A部份 |
价格: | $$$ |
到访: | 20年8月4日、20年8月9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