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今美食名词「Umami」被全球流行性滥用,犹如「Omakase」(お任せ)一词人人都懂,却被身边不少朋友误会为厨师发办的高级寿司套餐,所以有必要跟大家一起探讨。「Umami」是日语「旨味」(うまみ)的发音,于1908年由「东京大学」前身「东京帝国大学」的味精教父池田菊苗教授发现,作为甜、酸、苦、咸以外的第五种味觉,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鲜味。这趟「VEA」与「富临饭店」携手的四手联弹,有郑永麒Vicky将日法合璧玩得出神入化,又有鲍鱼之王杨贯一嫡传弟子黄隆滔发挥深不见底的粤菜功底,来一次武术不分高低、国界不分南北,以揭开「中式旨味」的神秘面纱为主题的飨宴。
总共13品的佳肴,最妙是除了大厨的独角戏之外,亦有两位联合的结晶品,这是一般的四手活动非常罕见,可见两位大师已经气神贯通,互相破解了大家在厨艺艺术中的基因密码,实属千载难逢。
众所周知,Vicky对花胶有种情意结,不单单有收藏的爱好,而且不断探索新的烹调方法。说实话,只有他这种说得难听一点「不中不西」的中国西厨才有这种资格,理由是不去探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演绎肤浅,格局小的本地人容易搞出个四不像,再说根基薄弱支撑不了无边无际的创意更是可怕。难得香港有Vicky这位回流厨师,他通过传统的法国烹调手法,连接他的香港根及世界观,再放下大厨的身段向众多中国菜大师学习,才有本事将元素间缝合得犹如生死之交。
就好像当天的花胶配马铃薯及黑松露,吃过之后,我可以肯定Vicky埋藏着演不完的内心戏。花胶咬着粘糯柔弹,法国白酱(Beurre Blanc)蕴含花胶的鲜味精华,尽管牢牢紧抱着舌尖不放,可是一丝酸气有如仙气般化解了本来厚腻的感觉。加上秋季黑松露的优雅,一软一脆的土豆产生趣味对比,当中由激发高雅层次的转变到留下自然生动的余韵,舌尖一路上紧随着Vicky部署的高低起伏,没有一刻让我感觉跑调或慌忙。这道毫无瑕疵的菜品,相信最难之处是如何掌握创意组合上的各种精准和互利互生,确实值得鼓掌!
两位大师「土洋结合」的有三道,要知道,黄师傅在西式厨房烹调有极高的难度,为了保证主场与作客的公平性,我撇开火候连带的各种不谈。「富临饭店」的香煎东星斑是以煎与蒸的概念同时进行,好像炸天妇罗的过程包含蒸与烤,用以释放食材最闪亮的一面。配以麻辣番茄年糕的灵感来自Vicky的上海外婆,首先番茄具有大量天然聚谷氨酸,其次经过发酵的麻辣油旨香十足,用番茄的甜酸将之推开,还有年糕里面的帕尔玛奶酪带有熟成的美感,跟东星斑的鲜美搭配看似妙想天开,却实在应节合拍。
「富临饭店」上场怎么可以没有阿一鲍鱼?这天上吉品30头鲍鱼的时候,最让人兴奋的是88岁的杨师傅上台,另有旁述指出鲍鱼是他的珍藏。可是可怜的我果然走上了鲍鱼倒霉的不归路,不久之前尝了「国福楼」的十一头鲍鱼竟然没有溏心,这天遇上的也是,唉!幸亏Vicky的松茸芝士三明治跟醇厚鲜美的鲍鱼汁是绝配,即时带来加时入球般的欢跃。
人称滔哥的黄师傅年轻有想法,在传统中寻找自己的乐园,首创滔哥30年陈皮叉烧,风味优雅细致,真正做到秉承师父的真传与创新共存。黄大厨用瓦罉在客人面前做阿一炒饭,配料有叉烧、鲜虾仁、瑶柱及葱花等等,再有蛋包饭和炒蛋,总之是实力派的出品。炒到差不多,师傅下Vicky秘制的XO酱,旨香层层叠叠很是过瘾,令原来喷香的炒饭更加生动全神。跟普通的XO酱配方稍有不同,特意放入焦糖洋葱和香醋,将鲜中带辣的味道添加了野性的甜酸,安插了每一口变化多端的惊喜。
滔哥的芝麻卷真是一绝,在传统的芝麻卷中包入炒香的芝麻,引出黑芝麻各种美妙的维度,真是令人再三回味。Vicky以普洱带出甜品里的旨味,做成冰淇淋和果冻,佐以质感像果酱的无花果、干无花果及接骨木花,是一道有逻辑、有道行的一品。
「VEA」与「富临饭店」的四手联制体验,让我感觉郑永麒和黄隆滔功底有火候,也有好胜踏实的野心。要知道有野心绝不是什么坏事,最紧要是不忘厨师的初心,明白到「人贵有自知之明,自知其长易,自知其短难」,借用好胜撑起一份对烹调无止境的激情。在实验旅途上的高低起跌,犹如坐过山车时的急弯与起伏,全程必须睁开眼睛才能构成丰富的阅历,完满感受到个中的百般滋味,而我们享受的正是他们尝饱每个关口甜酸苦辣的因果。当你某天遇上这般付出的天才厨师,请大家活在当下,细味暗藏玄机的点滴,用心参透味道中的生命力与灵魂,给予他们最真诚的道谢。
料理风格: | 创意料理 / 法国菜 / 粤菜 |
米其林: | VEA 一星 / 富临饭店 三星 (2020年) |
网页: | http://www.vea.hk/ |
地址: | 中环威灵顿街198号The Wellington 29至30楼 |
价格: | 传媒试菜 |
到访: | 20年10月23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