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9月至12月是白松露季節,我11月專程去意大利的阿爾巴,體驗最尊貴的真菌。首先去荒山野嶺挖松露,再到米其林三星的“Piazza Duomo”吃松露大餐,由主廚Enrico Crippa主理。
入黑後飢寒交迫,森林地面濕滑,跟著松露獵人和獵狗瘋跑,過程艱辛,真是粒粒松露皆辛苦。難怪很多人偏好松露被事先埋藏的模擬體驗,到現場直接挖出。至於為什麼不是白天去採挖呢?原來狗狗視線清楚,只顧去玩,夜間注意力才能集中。
採摘了三顆松露,兩黑一白,可惜都歸獵人。為了慰勞自己,鎖定“Piazza Duomo”一顆111克的白松露,非常結實,亮點是紅色部分,說明靠近橡樹生長,高級貨也。打開玻璃蓋子,飄來陣陣香氣,套餐總共五道菜,就靠它激發滋味啦。
開胃小點來個天女散花,有12種之多,有仿橄欖、黑橄欖起司餅卷、鯷魚馬鈴薯脆片、鵝肝乳脂及姜泡沫、瑞士甜菜海綿麵包夾吞拿魚等等,可是沒有一種擊中味蕾。意大利餐廳,卻飄來一股西班牙風,實在耐人尋味,問題並不在於創新過頭,而是沒有歸根傳統,從跳脫中失去聯繫。
扇貝肥美,中心保持半熟,伴以白松露、馬鈴薯泥、鯷魚泡沫及榛子一起吃,雖則不錯,但也缺乏驚喜。
牛肉韃靼,特色是用皮埃蒙特的Fassone小牛,以低脂及柔嫩見稱。調味刻意做簡,在三星光環的照耀下,顯得平淡無奇。這道傳統菜,在好久以前的朗格,是分娩後及康復期病人的進補食物,在我們眼裡,生冷東西可是有害身體呢。
精緻的玻璃盛器,裝有馬鈴薯乳,上面撒有茶粉,底下有正山小种红茶浸泡的鵪鶉蛋,再鋪上一層白松露。鹹味過於霸氣,掩蓋煙熏茶味及松露香氣之餘,更敗壞了整道菜的層次感。
意大利面跟燉飯都講求嘴勁,聽過不少人投訴飯未煮熟,其實燉飯的專用米種,是其特性令煮好後變硬,而不是故意讓米芯保留。Enrico的米由歐洲稻米之鄉——維切利的有機農場直送,做出來的燉飯粒粒彈牙。帕馬森起司(Parmigiano Reggiano)令味道厚實,白松露增添優雅,不失為熟練之作。
鹿肉佐松露汁,儘管火候精準,可是看起來平凡,味道亦是。最後上桌的蒙布朗蛋糕,配以鮮奶油及柿子醬,當然有鋪上白松露,看著就合眼緣,吃起來也很有食緣。
一路上,一啖砂糖一啖屎,廣東話指對別人時好時壞,猶如遇上難以捉摸的善變女人。儘管有出彩成分,可是跳躍性與突然失衡,也讓人疲憊不堪,用流行的網絡語來說,叫做“累覺不愛”。索性問問同行五位感想,他們雖不覺得拍案叫絕,但也評為高水準,吃東西就像戀愛,可能是我的問題吧。
評分: | 倒霉,下次再試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創意菜 / 意大利菜 |
米其林: | 三星(2016年) |
網頁: | www.piazzaduomoalba.it |
地址: | vicolodell´Arco 1, angolo piazza Risorgimento 4, 12051 Alba, Italy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5年11月24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