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朋友提起倫敦米其林一星的“The Clove Club”,說體驗mind-blowing,即震撼心靈。我想,有沒有這麼誇張,便勾起我的好奇心光顧。
好不好吃再說,餐廳倒不失為一個景點,坐落於1865年建築的肖爾迪奇大會堂(Shoreditch Town Hall),保留原有風貌,而且周邊充滿藝術氣色,還有時尚酒吧、咖啡館及餐廳,是時髦人士聚集的地方。
分酒吧及餐區,牆身刷白,地板、桌子及椅子都是木製,點起蠟燭,沒有多餘裝飾。開放式廚房,廚師做菜,服務員取菜,一眼就看到,猶如在朋友家吃飯。菜式風格也同樣簡約,用本地新鮮食材,味道乾淨利落。
光顧前要先上網買票,有65或95英鎊的套餐、30英鎊的果汁配搭,以及50或65英鎊的葡萄酒配搭。這種預定方式在國外流行,因為有些顧客不負責任,所以小餐廳有必要預防損失。
我比較貪心,要了4道小點及10道菜套餐,份量不少,出奇的是肚子沒有很撐,也許是烹調清淡,加上果汁及飲料幫助消化。
果汁配搭漸趨流行,其實跟葡萄酒的概念一樣,根據每道菜式,提供互相映襯的飲料。試過墨爾本的“Attica”,一路下來都是果汁,略微單一,“The Clove Club”則不同,除了果汁,還有綠茶、榛子奶、無酒精苦艾酒-香茅-檸檬-薄荷茶,不但調配有特色,而且糖分又少,是我喝過最喜歡的。
炸雞變化多端,比如台灣的鹽酥雞、廣東的脆皮雞、韓國的星星雞、美國的炸雞塊等等,隨處可以找到,但是要做出水準,外脆內嫩多汁是基本,還要調味適中,保留雞味,也不多見。今晚的餐盤,松枝上盛著酪漿炸雞,撒綠色的松鹽,演繹完美,在這一頓飯中獨領風騷。
水煮牡蠣、紙包蒸蘆筍、蔬菜血蛤湯,配搭頗有個性,烹調還是精準,但接下來的南印度香料扇貝、小羊胸腺、一鴨三吃,以及各類甜點,就越吃越悶,說不出問題,但也產生不出化學作用,猶如從沒轟烈,只有平淡的愛情。
體驗下來的結論是,美食家及輪胎指南的推薦,只可參考莫太沉迷,而像我這種普通食客,更是主觀意見罷了,大家看過算數。
評分: | 想起來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現代料理 |
米其林: | 一星(2016年) |
網頁: | www.thecloveclub.com |
地址: | 380 Old St, Shoreditch EC1V 9LT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6年3月2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