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,四手晚宴漸漸成為潮流。何為四手?簡單來說,是兩位名廚聯手,各自拿出招牌菜,上菜輪流交替,或者分上下半場。看似沒難度,其實要兩人合練,發揮彼此功力,又要求達到無影無色,簡直猶如雙劍合璧般困難。就像武俠小說寫的那樣,溝通和信任十分重要,需要了解對方弱點,再而找出破解方法,直至兩者理念與默契融為一體,過程中不只是兩個人的協調,而是兩個團隊的合作。
這次專程去新加坡,是為了參加江振誠(André Chiang)與Virgilio Martínez Véliz 的四手晚餐。台灣人André,個子很高,其4家餐廳分別位於巴黎、新加坡及台北,最有名氣的是新加坡的“Restaurant André”,除了在聖培露的“亞洲50最佳餐廳”中排名第五,更摘下米其林兩星。秘魯人Virgilio,一副不羈形象,在秘魯和倫敦分別有4家餐廳,其中秘魯的“Central”奪得“世界50最佳餐廳”第四的寶座。
André圍繞著他的“八角哲學”創作,這八個角分別代表純粹、鹽、工藝、南法、質、獨特、憶及風土。 Virgilio的料理骨幹基於秘魯的生態環境,從亞馬遜覆蓋至太平洋海岸線,呈現特有的食材和風土人情,結合創意和文化,流露如讓大自然順其所願般的和諧氣色。
總共8種開胃小吃、8道主菜、2道甜品及6種小甜點,沒想到的是,兩位武林高手,天南地北,在融合與碰撞之間,衍生出無邊界韻味,原來理念跟技巧的交融不在表面,而在看不見的交會點。對André來說,八角形最接近圓形,各個菱角結合才接近完美。對我而言,這八個角延伸出無窮無盡,跟Virgilio理念雖然不同,卻畫出超乎想像的連貫性。儘管如此,從晚上7點半吃到凌晨,曠日持久,精疲力盡,老實說,趣味性隨著時間溜走。
序幕由André拉開,先吃櫻桃海藻流汁巧克力,還有扇貝、紫薯及牛肝菌脆片。接著上木製“濱海灣花園”,盛著5種小點。最後是裝炭的油條,蘸甜蝦Piquillo小紅椒醬。看著精緻入魂,味道也不錯。
André把烤玉米、玉米卡仕達、苦杏仁、香草及辣根裝在石頭里,又辣又甜又鹹,令乖巧的玉米變得叛逆好玩。 Virgilio則連續出兩道——青檸醃蟶子和Tiger’s milk醬汁醃鱸魚,元素層層疊疊,追追逐逐,像一場味覺遊戲,與André的出奇地接軌。
又輪到André,他繼續緊貼節奏,茄子魚子醬-燒吉拉多2號(Gillardeau no.2)生蠔-豆瓣菜沙拉,用剔透的扇貝寬麵蓋著,配點豆瓣菜泡沫,每一口都變化出不同滋味,頗有驚喜。 Virgilio的烤牛油果-脆Kanihua藜麥-Loche南瓜脆片-貽貝辣椒醬汁,組合拉不出弧度, 在新奇的食材組合中也找不到妙處,不過,至少在氣息上跟André微妙契合。
腦袋及味蕾開始昏昏欲睡,André的魷魚麵-海帶醬汁-薯泥,撒下米通、爆米花和乾昆布,口感高低有序,碰撞中冒出火花。 Virgilio又來兩道——不同形態的Oca和Mashua根菜,後者是用烤芫荽羊肉、古莧(Kiwicha)及冷凍發酵馬鈴薯做成的菜餚。據說,要將裝有馬鈴薯的籃子放在河裡30天,待馬鈴薯皮自然削去,再將之曬乾。故事有趣,但是我並沒有被總體味道說服。
兩道甜品都美到極致,在差異中共存,和諧共生。 André的紅葡萄-白桃慕斯及醬汁-木莓凍糕-芫荽花,味覺及視覺同樣討好。 Virgilio的巧克力-可可慕斯-泥及香茅粉-安第斯花,就只有賣相了。
整餐飯,漫長之極,等到最後的六道小點,已經是晚上11:45,只想快點跟廚師們合影,然後回家倒頭大睡。
據聞,當晚Virgilio只帶同兩位廚師,難怪暖男P君說跟他在“Central”的體驗完全不同,然而,這也是意料中事。說到底,威力無窮的功法最難掌控,所以對於食客來說,要從另一維度去體驗四手——放下挑剔的味蕾,在交互的藝術中感受火花與平衡,探索深層次的互通。
料理風格: | 創意菜 |
米其林: | 兩星(2016年) |
網頁: | www.restaurantandre.com centralrestaurante.com.pe |
地址: | 41 Bukit Pasoh Road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6年11月2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