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聽到現代料理融合亞洲元素,總是聯想到不三不四、不中不西,真是多謝夾盛惠(廣東話意指客氣推拒)。怎知紐約的星級名廚朋友,對舊金山的米其林三星“Benu”,不只大力推薦,還聲稱他家有美國最有才的主廚。連同行都直呼佩服,可見功力非同一般。
大廚Corey姓李名科瑞,是位美籍韓國人,在三星的“French Laundry”琢磨了9年,之前曾在多家英國和美國的頂尖食府習練。很多人用現代或革新主義來形容他的菜品,對我來說,暫時找不到合適的標籤,因為“Benu”的創作純粹是Corey的人生縮影,背景與經歷是複制不了的,可想而知,成品蘊含法菜功底,也有亞洲廚藝技術與情感,總之獨一無二,當然少不了韓國菜的基礎—— 發酵,更自家製出醬油、泡菜及大醬等等。
一上場就走中日韓風,鵪鶉皮蛋配高麗菜薑汁、鮪魚骨髓-陳皮-柑橘油-牛肉高湯、透明泡菜撻皮裝有豬腩肉、牡蠣及泡菜、炸海蜇包蝦、糯米腸(Sundae)上舖有障泥烏賊及芝麻葉、烤鮑魚佐洋蔥泥和母雞汁,還有昆布湯素翅配首黃道蟹(Dungness Crab)及金華火腿松露蒸蛋白—— 雖然只是小吃,但是我已佩服得五體投地,從中看出Corey精通多國廚藝,做到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,沒有一絲雜多或堆砌的壓抑,不但發揮創造性的思維,而且在傳統中求變,是名副其實的有心有術。
李大廚將我對某些料理及食材的固有思維完全改變,配搭的變奏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美味—— 生於中國的小籠包吃得多,沒想到李大廚演繹得如此高雅,湯包皮厚薄剛好,摺得細緻,夾起搖搖欲墜,劑開是鮮美的肉餡,淡淡松露香,蘸自家製醬油調配的醋汁,堪稱一絕;白鱘魚子醬配手壓芝麻油,不蓋彼此風味,用來拌薑蔥米油志賀米飯,每一口有著不同風味變化,搭上海膽酵蟹汁,尤其鮮上加鮮;蒸饅頭做得厚實,是我喜歡的質感,跟黑松露奶油醬吃,達到中西合璧的效果。
酥炸河鰻配玫瑰酒醬汁、鮑魚及雞沙礫佐鮑魚汁及海藻絲(Kamtae)、玉米筍淋上黑松露火腿酸汁,還有烤鵪鶉——Corey顯然對當中的料理文化了解甚深,在解剖再重組的過程中隨心所欲,猶如將多國語言無縫地整合,繪出固中深邃,令滋味奇妙又自然,加上手藝精湛,支撐著創意中的平衡點。
最後一道主菜,是不折不扣的韓式風味。烤牛肋特意調味清淡,肋條用梨子醃,除了將焦點放在肉香,還有不同配菜襯托,包括櫻桃大豆醬、青瓜水泡菜、煮蕨菜及蘿蔔配牛肉汁,以及蔬菜,火候與食材上乘,協調感令這道菜式發光發亮。
甜品有五味子(Omija)橄欖油雪葩、橡子(Acorn)黑巧克力慕斯配紫蘇葉,還有苦杏仁釀櫻桃。卸下平凡的軀殼,內涵綻放出光芒,甜、酸、咸、苦在舌尖上旋轉,也難得保留細緻與平衡。最後,有麥芽米茶及烤蛋白薄荷,是完美的口感清新及消化劑。
這晚總共11道菜,Corey除了發揮出“French Laundry”的穩紮功底,厲害之處,是超越了師父Thomas Keller,跳脫範本中的作品,結合膽量、創意、邏輯、技藝與熱情,將原本樸素的菜式轉化為奢華細緻之味。他借鏡西方與亞洲的烹調技巧,將眾多元素營造無限變化,又融合得不著痕跡,手法兼具韓國人的內斂跟美國人的奔放,亦剛亦柔,形成獨有的料理哲學,相信他必會在料理史上翻開新的一頁。
評分: | 日日做夢都想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現代料理 |
米其林: | 三星(2017年) |
網頁: | www.benusf.com |
地址: | 22 Hawthorne St, San Francisco, CA 94105, USA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7年6月24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