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韓國菜,我不期然想到鋪滿一桌的小菜,豐富多樣,色調艷麗,大家熱熱鬧鬧分享。直至光顧首爾米其林兩星的”Kwonsooksoo”,才了解到Dok-sang,即在小桌為每個人提供餐點,自己吃自己的,才是傳統韓國料理文化。
面前的小茶桌叫Haejuban,有股《大長今》的韻味,用來盛著這晚品嚐菜單的10道菜。主廚Kwon WooJoong將傳統轉譯為現代語言,保存韓國料理靈魂之餘,又有Fine Dining的高雅細緻,明顯是外國人的滋味。
開場頗有古代氣色,酒瓶及酒杯繪有梅花,裝著又麯酒(Gimpo Teukju),一邊喝,一邊吃著各種開胃小點,包括自家製牛肉乾、烏魚子跟松子、胡蘿蔔橙子酸乳酪粥、乾柿子配泡菜和胡桃、牛肉章魚果凍,以及炸拌菜配辣椒醬,有喜歡的,也有不喜歡的。
白色陶瓷的高腳盤,盛著奶白色的松子湯,配搭的甘藷乾製後跟牛奶煮,撒下栗子粉,味道清甜,沒有吃出特別感覺。生鯛魚片,做出3種口味,分別佐以魚子醬、鹽漬海膽,還有野菇,屬於沒有驚喜的保守派。
煎餅(Jeon)料理,可謂是代表性韓料之一。平時在香港吃到的煎成一大張餅,這裡的迷你,兩口就吃掉。餅餡比起平時的蔥、海鮮、泡菜等,簡直是升級版,夾著雪蟹、白菜和辣椒葉,蘸發酵兩年的大醬。
兩道魚料,一炸一蒸。炸海苔包海鰻,口感不但層次分明,而且對比出特色,沙蟹汁令細緻的味道繹出澎拜,還有漬青蒜點綴,非常喜歡,一下子把蒸赤魚比下去。
韓國人叫餃子做Mandu,就是中文的饅頭,有煮有煎,據說在13世紀跟烤肉和麵食由蒙古族傳入。 ”Kwonsooksoo”的演繹,是將青瓜花代替餃子皮,塞滿蝦肉內餡,搭上虎掌菇(Neungi Mushroom)醬汁和松子泡沫,概念比味道有趣,頗有西方色彩。
不管是在大韓航空的飛機餐,或是高級食府的飯桌,都會見到韓國拌飯的踪影,可見地位非同一般。比起彩虹色的全州或石鍋拌飯,”Kwonsooksoo”的清幽淡雅,陣陣野菜香氣,配料只有假升麻(Goat’s Beard)及蔥,用芝麻油和醬油調味。配搭的小菜有6種,包括白菜泡菜、漬海帶、蔥泡菜、紫蘇竹筍、鹽醃魷魚、鹽醃辣椒醬比目魚,令拌飯頓時豐富起來,從柔變剛。黃豆湯夠厚實,牛肉餅(Tteokgalbi)也不錯,非常下飯。
儘管一路滋味雅緻,舌尖幾乎零負荷,Kwon大廚還是藉用西方的做法,送上羽衣甘藍-菠菜-酢漿草雪葩。沒想到甜點更是西化,有蘑菇淡奶泡芙,配牛奶冰淇淋、酢漿草跟芝麻菜脆糖片,還有3種巧克力,要全部一起吃才夠趣味。
結尾跟序幕呼應,韓式風味甚濃。喝幾口杏花茶,吃下芝麻脆片、鬆餅(Songhwa Dasik)、焦糖脆米、五味子棉花糖、無花果跟栗子泥,有種微風細雨的感覺,充滿詩意。或許,這就是Kwon大廚故意營造的氛圍,沒有高低起伏的節奏,只有委婉含蓄的味道。
評分: | 想起來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韓國料理 |
米其林: | 兩星 (2017年) |
網頁: | www.kwonsooksoo.com |
地址: | 27 Eonju-ro 170-gil, Apgujeong-dong, Gangnam-gu, Seoul, South Korea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7年10月16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