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很欣賞英國名廚Phil Howard,從他倫敦首家餐廳「The Square」便開始默默支持。在他執勺25年下,這家餐廳風光勇奪米芝蓮兩星17年,隨後於2016年3月賣掉生意後約半年,在Tom Aikens旗艦店舊址開出「Elystan Street」,又順利摘下一星。
記得2016年11月第一次光顧「Elystan Street」,場面一片冷清,前景讓人擔憂,沒想到2018年8月再次回訪,已是高朋滿座,所以說,實力才是王道。 Phil背景奇特,大學畢業於微生物學系,有科學家不做,卻先後拜師「Harveys」的「現代料理教父」Marco Pierre White及「Bibendum」的Simon Hopkinson。
開場是新鮮製作的手卷意麵,名為「Strozzapreti」,直譯意思為哽死神父,起源的傳說有幾個:一、貪吃的牧師被美味的麵條迷惑,吃得太快而哽死;二、古羅馬涅婦女經常製作麵食抵扣部分土地租金,她們的丈夫看不過眼怒火中燒,便詛咒神父哽咽致死;三、由於生活艱難困苦,古羅馬涅婦女為了釋放憤怒,而詛咒神職人員在吃下麵條時會哽死。
這裡的手卷意麵,當然充滿嚼勁,而且有黑松露和帕爾馬乾酪點綴。最重要是回彈力輕柔均勻,在雞湯黃油汁裡透出小麥香氣,這種減法的烹調手法,直接了當體現食材原本風味,真誠的滋味打動人心。
雙重烤奶酪蛋奶酥(Soufflé),用上帶堅果香氣的蒙哥馬利切達(Montgomery Cheddar),再配上韭蔥及蘑菇,吃下順滑輕柔,跟本來沉重的奶酪互相配合,繹出平衡。
甜品有奶油草莓蛋白餅及櫻桃杏仁撻配山羊冰淇淋,說不上好,也說不上不壞,屬於可點不可點的類別。
對我而言,「Elystan Street」並不是「The Square」的重生,反而是大廚回到根本,在謙恭的環境傳遞著安慰心靈的菜品,沒有花俏做作的手法,只有坦率自然的味道。若是大家有興趣去嚐嚐,不妨選擇午餐時段光顧,3道菜收30英鎊,加7塊有咖啡及巧克力,儘管沒有太多驚喜,但是總會吃得稱心舒服。
評分: | 想起來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現代料理 |
米芝蓮: | 一星(2019年) |
網頁: | www.elystanstreet.com |
地址: | 43 Elystan St, Chelsea, London SW3 3NT, UK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8年8月5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