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posts

上海|梅龍鎮酒家

私人訂製的海派川菜晚宴

上海 Shanghai, 中國 China, 中國料理, 四川菜

每次跟朋友談起上海的「梅龍鎮酒家」,十居其九都誤以為是賣傳統上海菜,其實這家開業於1938年的老店,走過足足81年的亂世和盛世,從淮揚點心到川揚合流,演變成海派川菜,那塊金漆招牌根本就是歷史的縮影。要知道,當今吃到的可不是單純的料理,而是歲月累積的味道,私人訂製的晚宴更是由主廚周曉敏親自主理,菜式不乏80年來的鎮店之寶。

餐廳建築
餐廳建築

主廚周曉敏
主廚周曉敏

川菜主張「一菜一格,百菜百味」,變化萬千的風格,由鹹、甜、酸、辣、麻、鮮、香及衝的幾種基本味複合而成。盡顯上海人開放包容的海派菜,是在本幫菜的濃油赤醬、鹹中帶甜的基礎上,吸收外幫菜與西餐的精髓。海派川菜將兩者結合,歸結於川揚幫鼻祖兼1945年在「梅龍鎮」執掌後廚的沈子芳。他善用取人之長、補己之短的智慧,演繹說得上既無腔不新,又無腔不似舊,料理自成體系、獨具一格。

薑汁黃瓜
薑汁黃瓜

酒糟舌
酒糟舌

鳳尾魚
鳳尾魚

蠶豆泥
蠶豆泥

棒棒雞
棒棒雞

素火腿
素火腿

精美小碟有薑汁黃瓜、酒糟舌、鳳尾魚、蠶豆泥、棒棒雞,以及有80年歷史的素火腿。所謂的素,其實沒有堅守戒律,本來出自舊上海素菜大王楊再興的家傳秘方,後來到了「梅龍鎮」手裡便改用雞湯。吃起來,被壓製過的豆腐衣有種肉舖的嚼勁,洋蔥、胡蘿蔔、雞湯、醬油、糖、五香粉及紹酒的調味,交疊出意想不到的鮮美。至於涼菜的黃瓜,上海人的以醋香作主導,周大廚則體現川菜的薑汁味型。

茉莉肝膏湯
茉莉肝膏湯

傳聞是中國名畫家張大千家宴的肝膏湯,儘管滋味清雅,卻是真真切切的傳統四川菜,只不過是少為人知的一面。周師傅將5月的茉莉花入菜,令甘香的雞肝帶有芬芳,入口嫩滑如豆腐,高湯濃醇,比起「Deng G」鄧華東師傅的格調要來得激昂。不得不提的,是傳統川菜大師都是吊湯高手,譬如當晚的高湯烹製共10多個小時,先以老雞、老鴨、筋肉、金華火腿及瑤柱等等熬6小時,出來是白汁,然後再用蛋清和肉蓉掃湯4次,才完成面前的清澈成品。

辣子明蝦球
辣子明蝦球

當年沈子芳規定明蝦不許下辣椒,原因是要突出本味,時至今日的辣子明蝦球,蘊含了舊有的格局和周大廚的變通。蝦球爽嫩,蘸料入泡紅辣椒油、郫縣豆瓣醬及糖醋,在不掩蓋食材特性的前提下,兩者故意避免同鍋炒,打了個擦邊球。

火爆仔龍
火爆仔龍

我很喜歡吃黃鱔,「梅龍鎮」的火爆仔龍堪稱一絕。黃鱔的火候控制一流,剝了皮的口感尤其薄爽嫩滑。最妙之處,是加入周師傅親自醃製的辣椒,平時只用來招待熟客,發酵3個月的時間之味,沉鬱帶酸,令整道菜生動傳神。

蔥燒蝦籽海參
蔥燒蝦籽海參

蔥燒海參的蝦籽香濃得很,原來5月剛好是季節,曬完很腥,這裡要求後廚自己加工,在鍋裡炒30分鐘後,再加花雕酒蒸2小時,真是一絲不苟。

芹黃鴿脯
芹黃鴿脯

芹黃鴿脯,除了極考刀工之外,還要用上6斤的芹菜,摘下最嫩的芹芯,剩下的做員工餐。這道菜的趣味,在於細嫩與爽脆的對比層次,還有在微辣中透出食材真味。

生爆雪花肥牛
生爆雪花肥牛

舊時沒有肥牛,周大廚又發揮靈活本領,以老手法炮製生爆雪花肥牛。炸過的牛肉噴香,下郫縣豆瓣醬、糖醋及花椒粉調味,盡顯海派川菜的魅力。

生炒菜花甲魚
生炒菜花甲魚

甲魚根據季節有不同名稱,春天叫「菜花」、夏天稱為「蚊子」,以及秋天的「桂花」。周師傅為了保留原汁原味,不加水,直接生炒20分鐘,蒜香闢出腥氣,讓火力與時間收盡精華。

粉蒸蝸牛
粉蒸蝸牛

白汁絲瓜
白汁絲瓜

蝦蟹兩面黃
蝦蟹兩面黃

棗泥鍋餅
棗泥鍋餅

已經吃到10分飽,再吞下粉蒸蝸牛、白汁絲瓜、蝦蟹兩面黃及棗泥鍋餅,最後捧腹離開,非常滿足。

菜單
菜單

包房
包房

去年是「梅龍鎮酒家」80週年,邀請了36年的老顧客、美食作家老波頭,編寫回顧著作《大味若談》,由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總顧問沈宏非作序。 191頁的書中,從昔日奇女子掌門人吳湄講起,到1943年沈子方的川揚合流,之後歷代名廚輩出,留下川味100道、淮揚菜80道,以及淮揚麵、點、飯合共164道。精闢的敘述,配有佳餚照片,當中最吸引我的,是臨近失傳的龍園豆腐及富貴魚鑲面,在此不要臉地求周師傅下次重現昔日味道。

 

評分:在我的必吃清單   jolli_20jolli_20jolli_20jolli_20jolli_20
料理風格:中國料理 / 四川菜 / 上海菜
地址:南京西路1081弄22號
價格:$$$
到訪:19年5月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