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族事業最容易產生恩怨紛爭,說到底,都是跟錢財利益有關,香港的「鏞記酒家」及「福臨門」便是最佳例子。難得位於西班牙的赫羅納,有家由Roca兄弟三人共同經營的「El Celler de Can Roca」,即使掛有米芝蓮三星,又曾在2013和2015年榮登聖培露(San Pellegrino)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的榜首,卻也成功解除了「能共患難,不能共富貴」的咒語,至今從世界各地朝聖的顧客依舊絡繹不絕。
這趟我跟J媽相隔差不多5年重訪,說不清是大家的味蕾在不斷地進階,變得越來越挑剔,抑或是餐廳承蒙光環的照耀下以賺錢為先,投入感為次,感覺料理與服務都走上斷崖式下滑的不歸路。
開場的兩個場景概念跟上次一樣,分別是以Roca兄弟旅遊的縮影及小時候的童年回憶為題,好玩是好玩,可惜趣味比味道難忘。
代表著旅遊的地球儀由紙製的變成木和金屬製成的,延伸的支架擺放著小點,風味對應著地球儀底部的國家名稱,當中包括土耳其、埃及、墨西哥、秘魯,而客人需要猜出第五個小點的發源地,將支架推到相應的標籤,才能吃到第六個國家的點心。幸虧,這是我閉著眼都能猜中的地方,吃過迷你大阪燒,將猶如鑰匙的支架推至日本,地球儀即咔嚓打開,露出新加坡口味的小點。
Roca三兄弟,老大Joan擔當主廚、老二Josep負責侍酒、老三Jordi是知名甜品師,更在2014年贏取了聖培露世界最佳甜品師獎項。他們的童年回憶,一如往日用白卡紙褶成3D場景,展現著他們在父母的酒吧式餐廳裡玩耍的現場,擺放著重新註釋的西班牙小吃(Tapas),有意大利肉卷(Cannelloni) 、法棍麵包、腰子雪利酒香腸、烏賊三明治及龍膽草橙汁糖果。
再來的開胃菜,比如木薯花配白醬和不同魚子、從橄欖盆景摘下的橄欖冰淇淋及橄欖天婦羅、湯匙裝著的洋白菜鳀魚汁佐黑松露、松露蛋白酥及松露奶油布里歐修(Brioche),雖然樣樣都不過不失,卻沒有一樣達到震撼的境界。
終於等到入正題。先來海陸的蔬菜拼盤,有各種海藻及香料,配上浮游生物和羅勒的醬汁,舌尖被海味籠罩,層次感由酸調帶起。接著上橙子沙拉,以橙香配合甘藷泥、胡蘿蔔泥、藏紅花醋、柚子醬、胡蘿蔔醬、蘋果、薑、烤芒果、黃菜頭、菊苣、菊芋、海膽及烏魚子等等,苦澀的餘韻悠長,總體不難吃也不特別好吃。隨後是春醃菜跟核桃紅椒醬,以清新酸爽為前提。冷盤的最後一道玩移形換影,將西班牙杏仁凍湯(Ajoblanco)奶油釀入鯖魚皮下,鯖魚肉則蘸Ajoblanco醬汁吃,從概念與味道角度看,四味中最為欣賞。
天氣寒冷,吞下不少冷菜感到身體虛寒,多得及時呈上一碗炭烤栗子湯。湯底入菊芋清甜,再加入南瓜泥甜上加甜,我最欣賞那種通透的水盈感結合綿潤的栗子泥,將主角演繹得剛柔並濟,堪稱當日最佳。
本來煙燻鰻魚不錯,可是跟各種南瓜元素一起有感水火不容,腦海裡更出現了萬聖節的情景。經典的米醋醃大蝦佐蝦頭汁,以為跟上次一樣出色,怎知濃鹹氾濫成災,好在有一絲酸氣平衡一下,虧得有酥香的蝦腳,否則舌尖不免半場休息。烤海螯蝦本身鮮美,又是醬汁失事,就連歐芹果凍也無法淡化西班牙香腸醬汁(Sobrassada)的狠鹹。
之後,情況更是一落千丈。兩道魚鮮,無須鱈儘管火候一流,無奈搭以原骨汁、芝麻菜醬、蘆筍及芝麻菜油等等,其味還是平坦沒趣,蒸海藻和海葵塞鯔魚則過熟,真是氣死人!緊接的燒乳豬紅酒大頭菜撻餅,有走上坡的趨勢,卻沒料到乳鴿派(Pithivier)比起我的錢包更加乾枯!
已經吃了2個半小時,終於等到甜品時間。以荔枝作主導的糖球,散發多種白花的苦澀與清幽,混有清新的果香,我甚是欣賞。可可豆奶油及慕斯,配上可可豆殼沏成液體,口感輕柔,複雜的香氣又苦又酸,甜度偏低,是我喜歡的風格。
這天的高潮,是侍者推出有十幾樣小吃的甜品車。數不清我跟J媽添過多少次,總之吃得暢快淋漓,是餐廳挽回不少顏面的精彩橋段。
「El Celler de Can Roca」如此著名的餐廳,難以想像服務走機械式操作,侍者只管將餐點送上桌,講解隨便,問一句答一句。至於用餐體驗,整個菜單左穿右插,料理一時荒腔走調,又一時烹調失準,讓味蕾東奔西跑的節奏留下雜亂的印象。雖說大師亦有失手時,但是屢次出錯,恐怕這樣下去會走上像西班牙「Arzak」的成「魔」之路,變成摘星族也厭棄的三星食府。
評分: | 倒霉,下次再試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創意菜 / 西班牙菜 |
米芝蓮: | 三星(2019年) |
網頁: | https://cellercanroca.com/ |
地址: | Carrer de Can Sunyer, 48, 17007 Girona, Spain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20年1月9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