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意大利廚神Massimo Bottura,記得我於2013年造訪摩德納米芝蓮三星的「Osteria Francescana」一試鍾情後,便追隨著他的血脈覓食 ── 先到了其徒弟德吉洋二位於米蘭的一星「Tokuyoshi」,然後拜訪其徒孫兼德吉的徒弟平山秀仁及劉暢,分別是東京的一星「Alter Ego」及米蘭的「Serica」的主理人。若是問我推薦哪一家,我會回答全部都要試一遍,要知道,有比較才能了解自己的喜好厭惡,味覺的鍛煉猶如獲得六塊腹肌,是沒有捷徑可走的。
一開場即上稱得上意大利國粹的披薩。打開印上「Pizza」的快遞盒,裡面裝著像個小花園的薄餅,其實是用米和玉米粉做的脆餅鋪上番茄醬、布拉塔奶酪(Burrata)、摩泰台拉(Mortadella) 、蘑菇及食用花等等,真是可愛極了!
日意結合的前菜,玩的套路簡中帶深,繹出交叉互動的立體滋味。平山大廚將優雅的醬油漬鮪魚,配上24個月的帕爾瑪火腿(Prosciutto di Parma),兩者融合得巧妙和諧,又有深淺寬窄的鹹鮮層次。一同上的水瓜柳台灣胡椒湯又酸又香,有種平衡作用。
碗裡是另一個花園,感覺食用花用得過火了,其餘的元素包含了青草莓、烤燈籠椒、水果、檸檬泡沫和帕爾瑪奶酪汁,讓我想起前租客「傳」(Den)的招牌沙拉。作為配角的湯品,入魷魚及八角茴香煮成。
作為「Tokuyoshi」的姐妹店,一道以日本傳統「魚拓」(Gyotaku)為題的招牌菜品非上不可。平山主廚將沙丁魚頭的形象用墨汁印到盤子上,有點像中國的碑拓技藝,再放上夾著甜蝦和柑橘香氣的魚肉,外層黑烏烏的是蔬菜炭。拼合出的一條充滿藝術氣質的沙丁魚,優美確實優美,可惜味道禪意得乏味,試過兩次也未能愛上。反而洋蔥松子湯的酸氣,跟沙丁魚的個性配合很好。
面前焦黑的賀茂茄子,在250℃的開方式烤箱烤了2小時,直至有種烤番薯及栗子的香氣,然後把裡頭的茄子肉和意大利乾辣椒打成醬汁,再用番茄提取的番茄水烹煮意大利麵,配上海膽及剛才做起的茄子辣醬,可惜滋味又是平淡如水。
珠雞(Helmeted guineafowl)火候一流,黑色的肝醬是點睛之筆,蘊含了墨汁、黃油、黑胡椒的能量,湧出一股濃厚甘醇。熟成550日的北海道土豆和迷迭香的湯品,甘甜的圓潤令口腔變得舒暢,雖說是烘託之作,卻搭配出當日最佳的美味。
最後一道主食好像燴飯。在新潟新之助米的土鍋飯中,前後快速混入鳥取縣的天美蛋白蛋黃,加配意大利黑醋烤鰻魚及風乾鹹神戶牛肉(Brasaola)、帕爾馬地方奶酪、黑胡椒、西西里橄欖油及橘子皮,佐以平山烤玉米湯。唯一要投訴的,是撒下的橘子皮太霸道,要讚揚的則是米飯夠香且嚼勁十足,口感特別適合做意大利菜。
甜品是來自皮埃蒙特的「Bonet」,傳統以雞蛋、糖、牛奶、酒、可可和意式杏仁餅製成的布丁。這裡的雞蛋味香濃至極,非傳統的搭以薄荷可可醋雪葩及草莓,說得上一重一輕抓住平衡。最後上的卡諾里(Cannoli),填滿自家製的歐芝撻奶酪(Ricotta),是個盡顯平山大廚意大利烹調功底穩紮的結尾。
記得2016年光顧「Tokuyoshi」後的食記,結尾寫了體驗「猶如沾附曖昧的愛情,初時含糊不清,之後欲言又止,最後失魂落魄,總之結局不太靈光,但有人就是樂在其中」,沒想在「Alter Ego」感覺更加曖昧。即使我要公道說一句風格別出心裁,也絕對沒有討厭的一道菜,但是一路上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,彷彿不能容許絲毫危機般懸崖勒馬,矛盾掙扎地自我對抗。要知道,危機感帶來的刺激往往讓人鼓足勇氣,超乎想像的轉機與不受形式束縛的創意隨時如此誕生。
評分: | 想起來就吃吃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料理風格: | 創意料理 / 意大利料理 |
米芝蓮: | 一星 (2020年) |
網頁: | https://alterego.tokyo/en/information/ |
地址: | 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2-2-32 |
價格: | $$$ |
到訪: | 19年6月29日 |